发布时间:2018.05.21 作者:小饭桌 浏览次数:2757次
对传统自行车生产厂商来说,共享单车注定就像一场美梦。梦醒后,他们不得不考虑现实的生存问题。
王晓没有想到共享单车会如此快从风口跌落,作为一家来自天津的共享单车供应商,她已经不敢接共享单车的订单了。
实际上,这不是王晓一个人的想法。有接近共享单车供应商的业内人士向小饭桌透露,现阶段许多供应商依然被拖欠大量账款 ,对来自共享单车的订单,他们会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一波又一波的倒闭潮以及来自政府管控,共享单车的订单量也在逐渐减少,即便是大型的自行车生产工厂也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2018 年 5 月 5 日,老牌自行车生产工厂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上海凤凰自行车为ofo小黄车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186. 16 万辆。
就在一年前,上海凤凰曾与ofo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规定,在未来的 12 个月内,凤凰自行车将为ofo打造不少于 500 万辆共享单车的采购计划。
如今一年过去了, 186 万辆实际采购量与 500 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也反映出现阶段共享单车的投放速度明显放缓。
无论是不敢接还是接不到,对供应商来说,共享单车的生意注定就像一场美梦,梦里所有的美好都在梦醒的那一刻烟消云散,他们最终所要面对的还是现实的生存问题。
高峰时曾加开两条生产线
北辰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北部,自金元至明清,一直为南粮北运、北货南输的交通要道,王晓所经营的自行车生产工厂天剑就坐落在这里。
作为一家集组装、研发于一体的自行车生产工厂,天剑也经营着自己的自行车品牌,一款价格在 700 元左右的折叠车。
2016 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天剑与永安行在有桩单车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为永安行提供车架、车型等方面的研发与组装。
共享单车的火热让永安行看到了新的机遇,不甘做旁观者的永安行也加入到了这场混战中来。 2017 年 2 月,永安行共享单车正式上线,芝麻信用超过 600 即可免押金成为最大的卖点。
由于前期建立的合作关系,天剑自然成为了永安行共享单车的供应商之一。在合作协议里,永安行还加上了不得为其它共享单车品牌提供生产的排它性条款。
王晓至今仍记得当初工厂火热的场面,“为应对高速增长的订单,我们不得不加开两条生产线,员工数量也从最初的 100 人增加到 150 人左右,仅共享单车出货量每月就达 2 万辆”,那可能是天剑最好的时光。
然而,王晓并没有被这眼前的红火冲昏头脑,在她的逻辑认知里,这种突如其来的火爆很可能最终归于沉寂,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刻来得这么快。
进入 2017 年下半年,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摩拜和ofo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精明的投资人纷纷捂紧了钱口袋,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共享单车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
在行业整体遇冷的情况下,抱团取暖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2017 年 10 月,负责经营永安行共享单车业务的低碳科技宣布与哈罗单车合并,共享单车领域的第一起合并案就此诞生。
也就是从合并以后,王晓所经营的工厂再也没有接到新的订单。 2017 年年末,在处理完永安行最后的尾单后,天剑的共享单车业务彻底划上了句号。
王晓透露,这一方面由于共享单车订单量整体减少,因此,共享单车企业会更偏向于寻找富士达、凤凰等这样的大厂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不敢再接共享单车的订单了。
她强调, 一般情况下,共享单车首次付款的比例较低,中小型工厂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这也是现在天津的许多自行车工厂对共享单车的订单敬而远之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的天剑又回归到了从前的状态,一手抓内销,一手抓外贸。员工加班频率逐渐降低,收入也随之减少 。春节过后,厂里的员工数量也重回到了 100 名左右。
只拿了21%的货款
1 月 22 日,小蓝单车的供应商们终于等来了李刚的解决方案。早在半个月前,滴滴就已经宣布接管小蓝单车,然而,不承担债务的协议让供应商们空欢喜了一场。
在小蓝单车的母公司天津鹿鼎科技有限公司发给供应商通告的公告中提到,“经过两周的盘点和方案制定,目前确定,针对供应商已交货尾款,按照21%比例重组债务。”
这引起了供应商们的不满。一位小蓝单车锂电池供应商抱向媒体报怨说:“见过七折的,见过五折的,从来没见过要求比这更过分的。”
“如果接受了该协议,双方就必须签署债务豁免协议,也就是剩下的79%债务将不再支付”。来自广东的小蓝单车供应商林凡向小饭桌记者回忆到。
实际上,李刚还在做野兽骑行的时候,林凡所在的工厂就已经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6 年 10 月,林凡顺利地成为了小蓝单车供应商中的一员,为其生产智能锁的电子配件。
“前期,小蓝的人天天来催我们交货,为此,我们推掉了好多订单并且多招了 30 多名工人,后来他们提货的速度就开始减慢了”。林凡说道。
从 2017 年 3 月开始,林凡就就一直没有收到应付的货款。两个月后,林凡被踢出了供应商之列。不过他还是一直抱有希望,直到小蓝单车倒闭, 100 万的货款能否归还,他心里越来越没有底。
无奈的林凡和大多数小蓝单车的供应商一样,也加入到了讨账的大军之中,可得到的却总是“没钱”的答复。
在小蓝单车提出偿还21%的账务之后,林凡还是选择接受这一协议。在他看来,如果不签协议的话可能连21%的货款都收不到。
“我们下面也有供应商,小蓝单车不偿还我们的钱,可我们却不能不偿还他们的钱,剩下的 79 万只能靠内部消耗了。”林凡说道。
如今的林凡依然看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在他看来,共享单车的出现带动了不少工厂的效益。“可就是没有把控好,做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透露,身边依然有同行在接共享单车的订单,可他所经营的工厂却再也不会接了,因为风险还是太大了。
寻找新的增长点
有数据显示,自 2013 年以来,国内自行车销量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出口量在 2014 年达到高峰之后也在逐年下降。
这一方面和共享单车的普及不无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出行工具的多样化,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属性已逐渐减弱。
在大环境整体遇冷的情况下,这些传统自行车生产厂商们也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今年 1 月,记者在走访有自行车小镇之称的天津王庆坨时,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地有很多的工厂已经开始接共享电单车的订单。
王晓并不认可这一做法,在她看来,政策依旧是悬在共享电单车玩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天剑正在着手推进商用电动车业务。
“我们通过观察淘宝、天猫双十一的数据发现电动车的销量一直在增长,自行车的上升趋势则比较薄弱。”她对小饭桌记者说道。
不只是天剑这样的中小企业,即便如永久这样的老牌自行车公司都在不断扩展业务的边界。
2018 年 1 月,永久自行车母公司中路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 56 亿元收购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悦目”)100%股权。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2015 年,永久自行车业务实现营收4. 62 亿元; 2016 年,自行车业务实现营收5. 12 亿元。
而上海悦目资产总额在近三年翻了 2 倍,净利润更是以每年超200%的增速飙升,在自行车业务增长疲软的情况下,对中路来说,涌向快速增长的美妆市场无疑是一门好生意。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扩展新业务的同时,传统自行车转型升级也是必走之路。而资本运作、技术升级以及特色差异化的产品等都将会成为传统自行车工厂面转型升级面临的最大难题。
可如果不前进,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死亡。
(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工厂皆为化名